查看原文
其他

馆藏撷珍 | 南京长江大桥合龙纪念章

小钢 中建科工 2020-12-09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双层式钢结构铁路公路两用桥,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和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由于是在中苏分裂、苏联撤走所有专家和援助后由中国自己设计建造,因此被称作“争气桥”。197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向外宾进行介绍时曾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钢结构博物馆馆藏南京长江大桥合龙纪念章


在钢结构博物馆,收藏着一枚南京长江大桥合龙纪念章。纪念章使用铝材制作而成,正面为金、红、白三色,印有毛泽东主席头像、大桥图案及“自力更生”4个字,背面为金色,刻有“南京长江大桥合拢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这枚纪念章是新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斗历程的有力见证。





01


茫茫九派隔钟山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江宽水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1908 年,沪宁铁路通车,1912 年,津浦(天津至南京浦口)铁路建成,但由于长江阻隔,南北铁路不能贯通。


中山先生1917-1920年间曾著《建国方略》


早在国民政府成立之前,孙中山先生曾在他的《建国方略》中规划过南京至浦口的过江隧道。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次年开始谋划火车过江的问题。1930年,根据《首都计划》建设需要,国民政府铁道部以10万美元重金聘请美国桥梁专家约翰·华特尔到南京,对下关、浦口进行实地勘测,却得出“水深流急,不宜建桥”的结论。同年10月,铁道部成立专门委员会,从事设计活动式栈桥轮渡的工作。


1933年10月,浦口火车轮渡正式开通,列车从上船、过江,再到上岸、编组,一次作业需要2个多小时,尽管有“夜间不渡、大雾不渡、涨潮不渡、台风不渡”的限制,但与原来货物转驳装卸来回折腾一两天相比,方便了许多。


浦口火车轮渡


1936年和1946年,国民政府又两度计划在南京长江段架桥,但都因故成为空谈。


南京沦陷期间,侵华日军也曾经提出开凿自尧化门至浦口镇之间江底隧道的计划,但是随着日本战败而告终。


1949年前后,浦口轮渡运力为每天20渡,新中国成立后,将运力逐年提升到1958年的每天100渡,但依然无法满足运输需求。长江天堑成为制约京沪铁路的瓶颈。




02


自力更生克天堑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结束了万里长江自古无桥的历史。而在建设武汉大桥的过程中,建设南京长江大桥、贯通京沪铁路的计划已经被新中国提上了日程。


1958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江苏省和铁道部联合组成的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建设委员会选定宝塔桥作为桥址,提出大桥按铁路公路两用桥设计,考虑桥下可通航万吨级海轮,兼顾城市需要和美观要求,修建遵循“多、快、好、省”的方针。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决定走“自力更生”道路,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大桥建设,铁道部发动全国有关方面共同攻关。南京长江大桥工程重点参与单位和人员包括:设计和施工单位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结构工程承担单位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总指挥彭敏,总工程师梅旸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李国豪,设计总工程师胡兢铭,钢梁总设计师方秦汉,桥头堡建筑设计师钟训正。


南京长江大桥施工现场潜水员


1960年1月,大桥正式动工兴建,首先建设的是正桥9号墩,此后其他桥墩也陆续开工。1963年,鞍钢成功研制出符合工程要求的“16锰”桥梁钢,保证了大桥钢梁的架设。1964年,工程遭遇建设中的最大危机,由于洪峰激流,大桥4、5号墩面临沉井倾覆的危险,技术人员和建桥工人冒着生命危险连续奋战近两个月,最终设计出平衡重止摆法,使工程转危为安。1966年4月,9座正桥桥墩竣工,11月,开始从两岸相向架设正桥钢梁。1967年8月16日,正桥钢梁在4号墩合龙,22日竣工。1968 年 10 月 1 日,铁路桥率先通车,12月29日,公路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大桥总造价2.87亿元,共用钢材6.65万吨、混凝土38.41万立方米。


大桥桥墩施工现场


建造南京长江大桥是对新中国大型设施建设技术的极限挑战。除鞍钢自力更生研制开发“16锰”钢外,有关单位还开展科研攻关,先后研究生产了大桥所需的红丹底漆和云酶氧化铁面漆;试验成功钢丝网胶管用于两岸铁路和公路引桥;9个桥墩分别采用了沉井式、灌注式等四种施工方法,攻克当时世界一流的施工工艺;潜水员深潜至82米进行检查,这个深度在当时还是“禁区”;1号墩入土下沉至 72 米,到达粗砂层,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1968年铁路桥通车


南京长江大桥代表了当时中国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开创了我国依靠自身力量修建特大型桥梁的新篇章,是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大桥的建成,使往来火车由过去靠轮渡过江的一个半小时缩短为两三分钟,大大方便了两岸的物资交流和人员来往,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作为一项重要成就记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此后,南京长江大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与“两弹一星”一同列入建国后国家重要成就项目。




03


总理躬亲定大盘



在南京长江大桥规划建设过程中,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方案,阅示勘测、设计报告,对大桥倾注了大量心血。


南京长江大桥施工现场


关于大桥净空高度,在设计时存在24米和26米的争议,最终由总理召集中央有关领导以及铁道部、海军及航运交通各有关部门一起讨论,确定为 24 米。


大桥开工不久,中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大批工程下马。大桥工程同样被要求新工人一律精简,经费压缩至仅够维持日常开销。经建设委员会调研上报,总理批准大桥作为特例继续招工和购买设备,由南京市政府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施工得以继续进行。


大桥建设正值中苏关系破裂,工程无法再从苏联进口所需钢材。对此中央特别重视,总理亲自协调,把研制钢材的任务交给鞍钢。当时英美用的是镍钢、铬钢,鞍钢结合本地资源,在短时间内研究生产出了低合金“16 锰”钢,保证了大桥工程的顺利推进。鞍钢产钢的精神也极大地鼓舞了建桥工人,大家都说:鞍钢生产了“争气钢”,我们要建“争气桥”。


制造“争气钢”现场


1966年春,大桥正桥桥墩全部出水,然而当时国际形势紧张,中国正在开展“三线建设”加强战备,大桥工程物资再度紧缺。与此同时,倘若发生战争,大桥必将受炸,因此是否还有必要完工也存在疑问。铁道部接总理指示到南京调研,确定了“简化、快通、耐用,准备挨炸,炸了再修”的原则。总理批示,不停工,继续架设钢梁使铁路通车,公路桥和附属工程从简,尽量压缩投资。大桥再次全面复工。


周总理对大桥上的路灯和桥头堡上的雕塑都亲自定夺。他认为,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华民族骨气的象征,桥上的路灯应和天安门城楼上的一致, 用白色玉兰花灯,桥头的雕塑要突出当时的“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选料要好,色彩应鲜艳,红色要永不褪色,人像雕塑选择工、农、兵、学、商代表。


桥头堡设计手稿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为了宣传这一伟大成果,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专门拍摄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彩色电影纪录片。1969年5月13日,总理审查通过这部影片,并指示:“这部影片也可以输出国外。”




04


唏嘘往事不如烟



当年在讨论大桥公路引桥设计方案时,有两种方案争论比较激烈。一种是双曲拱桥方案, 这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新颖形式,支持者认为它造价低、用料省、载重量大、形式美观,对多快好省建成南京长江大桥有独特优势。另一种是“高填土”方案,就是用泥土垒成斜坡,代替一大段公路引桥。建设单位认为后一方案费工费时、外观难看、阻塞交通,并且破坏大片农田,因此坚持采用了双曲拱桥的方案。据当年的报纸记载,双曲拱桥实际应用在南京长江大桥上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多孔连续、建造在弯道上、载重量大、横跨铁路等,不过这些困难最终都被克服了。


庆祝南京长江大桥建成的纪念邮票


建设南京长江大桥只能靠我们自己,整个建桥程充满艰辛,许多问题都是从零开始慢慢探索,试验成功后再进行实践。据当年主管预应力梁的工程师回忆,中苏关系破裂后,苏方撤走了专家,从苏联进口钢梁钢材成为泡影,加之南京河段处于长江下游,江面宽阔,水深流急,修建南京长江大桥的难度比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增加了很多。当年施工团队做了许多试验,比如大桥两岸引桥所用的梁,在孔道形成上因为缺少薄铁皮材料无法沿用原来的预埋铁皮管,只能改用抽管的方法。技术人员先后试了竹篾管、胶管、钢管等,最后成功选用了一种钢丝网胶管。他们试制成功的弗来西奈串珠式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也开创了我国采用预应力体系制造大型混凝土桥梁的先河。


桥头堡是南京长江大桥的标志性建筑,在它背后也有鲜为人知的故事。桥头堡设计者钟训正院士回忆说,人们后来看到的三面红旗是在钢板表面涂上红漆而成,事实上红旗最初的施工效果是要“闪闪发光”。当时的设计是在钢架上固定钢板,然后在钢板上铺装一层表面材料,最后用南京玻璃厂生产的朱红色玻璃片镶嵌进表面材料,这样红旗就能在阳光下闪烁光芒。可是因为赶工期,玻璃厂生产的玻璃碎片颜色不齐整,铺好后发现旗面色彩一块红、一块黑,很不好看。当时负责工程监理的代表说:“三面红旗怎么能做成这样的破旗呢?通通拆掉!”于是只好将玻璃层全部扒掉,应急刷上了一层红漆。


许世友利用坦克检验大桥承载能力


1969年9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站在大桥上,主席问许世友大桥承载力是否过关,能够满足战备需要。为取得准确答案,许世友随后从苏北调来一个装甲团从南京长江大桥上穿过。9月26日,80辆坦克和60多辆各式汽车一字排开,车与车间隔50米,整个车队绵延近10公里,全部安然通过大桥。


如今,历经50余载风霜的南京长江大桥早已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和中国文化符号,它依然坚强地矗立在万里长江之上,护佑着南来北往的行人游客,诉说父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沧桑巨变。








参考文献:

[1]钮友宁.南京长江大桥:新中国桥梁建设的奇迹[J].工会信息,2019(16):15-18.

[2]谢波.丰碑:南京长江大桥[J].钟山风雨,2019(04):9-11.

[3]刘跃清.难忘“争气桥”——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历史[J].炎黄春秋,2018(12):85-90.

[4]孟红.天堑飞虹: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首座长江大桥[J].党史文汇,2019(03):11-15.

[5]刘跃清.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前两岸交通情况[J].江苏地方志,2018(03):29-31.

[6]吴水金,史平.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纪实[J].世纪风采,2018(08):33-38.

[7]岳清.中共领导人与南京长江大桥[J].钟山风雨,2018(04):4-7.

[8]林越陵.与南京长江大桥的难解之缘(续)[J].档案与建设,2013(04):51-53.

[9]张建宁,朱轶.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J].档案与建设,2012(01):47-48.

[10]冯连志.南京长江大桥建设亲历记[J].世纪,2011(02):22-25.

[11]刘智勇.“天堑飞虹”壮志酬——中国首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长江大桥[J].传承,2009(21):24-25.


(文中部分配图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钢结构博物馆)





- 完 -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钢结构博物馆

编辑:孙   茜
校对:沈希栋
审核:张利锋


要闻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